服务热线:
024-14049000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宁区均复大楼555号
手机:18013079970
河北省林业局沧州市针对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势,结合该市的林业发展实际和市委、市政府对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确定2008年全市林业工作的总体框架概括为“117”工程,即:把握一条主线,明确一个目标,抓好七大重点工作。一、把握一条主线。即:围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强力建设生态文明,使林业更好地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目标服务。
二、明确一个目标。全年新增造林10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5万亩,其中东部绿化力争完成5.5万亩,沙荒地造林2万亩,河渠路绿化1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000万株;果品无公害标准化示范面积达到40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37亿元;林木覆盖率达到22.5%。三、抓好七个重点。
即:(一)以大搞造林绿化为重点,在提升生态建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一要突出造林重点。2008年全市造林绿化要突出沙荒碱地、河渠路、东部沿海地区造林,大力开展农村四旁植树,完善农田林网建设,倡导绿色文明的风尚,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尤其是把抓好以东部沿海四县市绿化造林作为推进沧州市渤海新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以重点工程为支撑,进一步加快东部地区绿化步伐,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二要抓好工程造林,突出抓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海防林等重点绿化工程建设。三要强化社会造林。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进部门造林和大户造林,放开发展民营林,努力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二)以强力抓好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增强林业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突破。根据国家林业投资方向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做好国家项目资金的争取工作。
围绕“十一五”林业建设任务,重点在生态建设、产业建设、基地设施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科技支撑建设等方面加强谋划和储备,积极争取重点林业工程、自然保护及湿地保护、生态文化基础建设和林业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同时,积极引进域外、国外资金及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多渠道增加林业投入,为全市林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三)以强化科技推广为重点,在推进提质增效工作上实现新突破。
认真开展好“科技16推”活动,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一园”示范工程,以果品提质增效和以果增收示范村建设为重点,组织1-2次较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培训总人数达到8万人次以上。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对基层林业站高标准示范县建设方面的支持,力争有1个县列入省或国家级示范县建设范畴。抓好果树树体改造、出口创汇基地建设等重点环节,加快林果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林果业向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集中。同时,大搞果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努力推进全市林果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进而实现数量、质量、速度、效益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年完成树体改造20万亩,建立和完善出口创汇基地40万亩,全市果品总产达到25亿斤,实现科技增值8000万元。(四)以大力抓好产业发展为重点,在推动强市富民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加强对沧州小枣、黄骅冬枣和泊头鸭梨这三个特色产品原产地域的保护。
全市将重点扶持沛然公司、东方果品公司、盐山恩际生物制剂公司、沧县崔尔庄红枣市场、黄骅孔店冬枣市场等10家重点龙头企业和果品市场建设,特别是着重扶持科技含量较高的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抓好林果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切实强化林农、果农与林果加工、销售企业的对接与合作,加强林果产品销售信息工作,充分发挥其为政府当参谋、为企业、农户搞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林果产品的销售增值。
特别是要从现在起,大力推进林板(纸)产业整体升级,通过项目带动,着力引导林板加工企业加快升级改造,优化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提高龙头牵动能力,推动全市林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五)以搞好资源保护管理为重点,在促进依法治林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在搞好木材运输、采伐作业、征占林地、野生动物保护行业管理等工作的同时,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力求稳、准、快、狠地打击不法分子,保护林业资源。进一步加强林业法制培训,组织开展“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提高群众法制意识。
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应急预警机制,切实加强专业防治队伍建设,尤其抓好美国白蛾、杨扇舟蛾等重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治工作,突出抓好公路、铁路、交通路口、工程区、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的美国白蛾防治,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除治,确保不发生大的病虫危害。三是全面完成全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进一步强化林木种苗生产管理,加大“两证一签”的规范管理力度,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全市林木种苗实现由数满足型向质量保障型转变。
四是抓好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重点推进林业税费、林业分类经营、商品林采伐管理、林业投融资、基层林业推广等五项改革,完善林业保护、林业合作经营、森林资源流转、林业科技支撑、高效林业管理等五大体系建设。(六)以加强生态文化传播为重点,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突出抓好生态文化建设的挖掘、保护、推介和传播,以全面提升林业对现代文明发展的引领作用。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革命纪念林,通过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森林文化、湿地文化、花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林、护林、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七)以抓好“五型”机关建设为重点,在推进林业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以学习为基础,以廉洁为前提,以创新为动力,以节约为保障,以服务为宗旨,以和谐为目标,大力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志争一流”的行业精神,全面树立“行为文明,运行有序,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林业行业新形象。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切实抓好思维观念、工作体制与机制、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林业干部队伍的创造活力;切实抓好机关干部职工节约理念的提高,不断强化艰苦奋斗精神;切实规范服务行为,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廉洁勤政的精神品质;切实抓好林业队伍团结向上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文明机关的建设水平。
本文来源:龙8客户端登录-www.insdna.com